牧琴常识网 -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热门话题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牧琴常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单位内在编人员与编外人员工资收入差距大(在编人员与编外人员能实现同工同酬吗)

时间:2023-06-01 11:31:06人气:作者: 题主

在编人员与编外人员实现同工同酬不太现实。

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所谓的在编人员就是指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享有合法的劳动待遇;而编外人员就是非单位正式员工,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临时工。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一般来讲,编外人员的待遇和在编人员的待遇相差会比较大。

法律上的同工同酬是指巜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条例》所规定的,但同工同酬绝不是指同工资丶同福利丶同身份丶同地位。其实,在同工同酬模式下,编制内的正式工与编制外的非正式工的工资待遇是不可能相同的。理由如下:

1丶在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按事业单位标准进行的,统一由当地财政部门发放,享有合法的劳动待遇保障,所以工资待遇比编外人员高;而编外用工人员的工资是由用工的事业单位发放,单位效益好发放的福利待遇就更好,单位效益差发放的福利待遇自然就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保障,所以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较大区别,普遍较低。

2丶在编人员的人事关系由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编外用工人员的人事关系由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3丶在编人员如果遵纪守法,能完成本职工作,只要不犯太大错误,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所以工作比较稳定。而编外用工的事业单位会根据单位实际工作和效益,来决定聘请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是否解聘,工作稳定性差。

4丶在编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丶工龄的增加和职位的提升,其薪酬丶公积金丶社保也都会相应提高。但编外用工人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职位也不会有什么变动。

5丶编外人员不能享受国家对编制内人员给予的相关待遇。比如:职务的晋升丶职称评定丶各种补贴津贴和奖励丶绩效工资等;又比如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除了缴纳五险一金外,还有一部分职业年金是强制缴纳的,不存在讨价还价的空间,但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是没有职业年金的。

由此可见,在事业单位内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要实现同工同酬不太现实,即使实现了,同酬的也仅仅是基础薪资而已,福利方面编外和在编人员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有能力的去参加公务员丶事业单位的公开考试,只要凭本事考上了,在编人员的一切待遇你都有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