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琴常识网 -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热门话题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牧琴常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中蜂如何人工育王(人工育王的前提条件)

时间:2023-06-02 11:30:52人气:作者: 题主

一、人工育王的前提条件

(1)丰富的蜜粉源

育王要有丰富的蜜粉源条件。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从自蜂群繁殖最高峰算起,经过移虫、羽化、交尾、产卵,不少于1个月。因此,应有连续40天左右的蜜粉源。

(2)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尾,要有20℃以上稳定的气温条件。

(3)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我们在培育蜂王时要让蜂王性成熟时有大量的雄蜂,所以育王前要培育好大量的雄峰以便跟蜂王交尾。根据时间和实践来推算大概移虫育王前第24 d 开始培育雄蜂,或约在雄蜂开始出房时移虫育王。

(4)要有较强的群势

只有强大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对于中蜂来说要达到5脾以上蜂才考虑人工育王,而强群必须是健康、无病,性情温顺,具备各期的蜜蜂,特别是大量6~8天的适龄哺育蜂

二、选择种群的条件

(1)选择采蜜力强、高产的种群

生产蜂蜜是饲养中蜂的主要目的之一,选用采集力强的高产蜂种是中蜂高产的保证。

(2)选分蜂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的种群

我们都知道中蜂特别爱分蜂且分蜂对养蜂人来说坏处大于好处,所以要选择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为种群,一般选择能够维持7~8框的强群蜂来作为种群为宜

(3)选抗病性强的蜂群

选择没有发病过的蜂群来作为种群,或者是对病害有较强抗性的蜂群来做种群

三、人工育王

1、育王前的组织工作

育王前,宜选择具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作为育王群,这样的蜂群移虫接受率高,蜂王质量好。中蜂要育王就要让蜂群处于无王状态,让它有急造王台的趋势。具体操作如下:

(1)移虫前1天用框式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繁殖,另一无王区作为育王区,或者直接关王,把带有蜂王的一脾提走另外喂养。

(2)在育王区内,放2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育王时,育王框插在育王区的2个幼虫之间。

(3)当育王群群势不足时,应提前6~7 d 补进老熟的封盖子脾,以增强群势。

(4)当群内巢脾过多时应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密集蜂群和减少蜂群哺育幼虫的负担。

2、育王前的准备工作

1、制作王台杯蜡盏棒

王台杯磨具棒一般直径在7-7.5毫米左右的椭圆型木棒。

2、制作王台杯

(1)准备两个杯子,一个装清水,一个装蜂蜡

(2)把蜂蜡加热融化

(3)把制作好的王台杯蜡盏棒伸进装蜂蜡的瓶子粘蜡,粘完啦蜡后迅速放入清水中冷却

(4)冷却后用手旋转一下王台杯,则王台杯就制作好了

3、将制作好的王台杯粘到育王框上

技巧:将王台杯重新套入蜡盏棒上,涂少许融化后蜂蜡到一个小木板上,然后把王台杯轻轻的粘到小木板上,粘上后轻轻旋转一下蜡盏棒,最后把小木板粘到育王框上了,最后再点蜡进行加固,每一个框上粘8-12个王台杯。流程如下:

四、准备育王工作

1、提脾抖蜂

选择18至24小时日龄以内的幼虫,移虫用到的工具叫移虫针。移虫针的制作很简单,取一片竹片,用锋利的小刀削尖至薄薄一层,软软的为好,不易伤到幼虫

选虫。

2、移虫

移虫时,用移虫针薄薄一层沿着虫体 “背部”处的巢房壁伸人,插入巢房底托起小幼虫,注意好力度,再转移到台基底部的正中位置,轻轻的将幼虫连浆一起,顺势推王台杯底部。

3、移虫完成后将育王框放入蜂箱内,供蜜蜂培育。

五、育王群的管理

(1)每隔三天要彻底检查和毁除除育王框以外的王台1次,顺便检查王台的接受程度,不行就继续重复育王直至成功。

(2)每隔三天要调整蜂巢1次,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到繁殖区供蜂王产卵;

(3)组织育王群的当天开始至王台封盖,每晚应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

(4)育王框两侧的蜂路应缩小成单蜂路(5 mm);

育好出台的蜂王

以上是育王的基本操作,育王除了基本操作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人工育王的过程既繁琐又复杂,耗费时间和精力,比较适合于较大型的蜂场,中小型蜂场可以使用自然王台进行育王,简单易行,无其他什么要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