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琴常识网 -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热门话题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牧琴常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职工办理退休为什么需要档案,需要审查档案的什么内容?

时间:2023-05-12 11:31:22人气:作者: 题主
主要是审查职工的身份丶退休年龄、视同缴费、特殊工种等内容。

职工档案是一个职工几十年中具有连贯性、全面性的人生轨迹。里面详细记载着职工的出生时间、个人经历、招工审批、转正定级丶职称申报和晋级、政治面貌、现实表现、业务技术水平、工资晋升、工种变动、养老保险参保时间等各种文件材料。

退休时需要个人档案的,目前主要包括这么几类人员: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这部分人员基本上都是2014年10月1日以后开始缴纳社保的。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的正式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唯一的凭证就是原始的档案资料; 二是国有企业职工。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已经二十多年了,企业职工的缴费时间较长,但是也还有部分人员,比如中途从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企业的人员、从部队退休和上山下乡返城后安排到企业的人员等,他们都有视同缴费年限;三是在单位工作后下岗、辞职,然后到民营企业或者是自谋职业的人员,由于他们原来在単位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退休时也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社保部门必须通过职工原始档案资料来认定。

这几类人员办理退休时需要职工档,社保部门主要是需要审查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內容。

一是审查退休年龄的档案材料。我国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丶女干部和参加灵活就业社保的女性55周岁。这个退休年龄的认定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通过档案界定本人是干部还是工人身份;第二个是看本人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是否一致,凡是两个地方的年龄不一致的,都要以档案年龄为准办理退休。

二是审查视同缴费年限的档案材料。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原始档案中一定有招工审批表、转正定级表、养老保险参保审核表、批准入伍审批表、上山下乡批准表等档案材料。社保局工作人员就是依据职工档案中的原始材料来判断当事人是否有资格享受视同缴费年限。

三是审查特殊工种的档案材料。根据政策规定,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职工只要满足相应年限,就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但是特殊工种的界定和年限,可以通过职工档案材料中的工种变更表丶工资调级审批表、特殊工种审批表丶特殊工种名册等资料来辨别。只要材料详实,特殊工种就可以得到认定。

由此可见,职工档案在办理退休时是非常重要的,凡是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必须提交个人原始档案。对于个人来讲,一定要高度重视个人档案的管理和去向。如果个人档案丢失或者档案不完善,可能要影响退休年限或养老金待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