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琴常识网 -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热门话题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牧琴常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溥仪退位时12名铁帽子王的态度如何(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11-13 19:10:56人气:作者: 小编

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子王有的义正辞严的反对,有的先反对后同意,有的则明哲保身,弃官从商,也有的早早就放弃爵位,隐居他乡……

铁帽子王简介:

铁帽子王这个称呼,来源于清朝的王爵制度,主要表现为王爵世袭罔替,地位极其尊贵,子孙后代承袭王位时不会像其他王爵一样逐代递减。

从清朝建国到清朝灭亡,清朝总共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铁帽子王是因为清朝开国有功而享受铁帽子王的待遇,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庄亲王硕塞、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他们作为皇族宗室,再加上战功卓著,王爵世袭罔替,还可以配享太庙。

另外四位则是在清朝后期恩封的,包括怡亲王胤祥、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訢、庆亲王奕劻,所以清朝总共加起来有12位铁帽子王。

溥仪退位: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病重,慈禧扶植溥仪继承皇位,后来慈禧病逝,朝政被隆裕太后和载沣把持。不过当时的清王朝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溥仪即位第二年(1910年),也就是宣统二年,各地起义不断,当时的同盟会也在广州起义。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逐渐做大,之后袁世凯胁迫溥仪退位,并保证会给予优待。终于在1912年,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溥仪宣告退位。退位后的溥仪,依然居住在紫禁城,吃穿用度均由民国政府承担。

铁帽子王对溥仪退位的态度:

溥仪退位,清王朝崩塌,这当然是铁帽子王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只要清王朝存在,铁帽子王的爵位、地位便可继续世袭罔替,享受荣华富贵。但如果溥仪退位,清王朝覆灭,这些铁帽子王的爵位、地位、荣华富贵便会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一同消失。

于是在溥仪退位之时,一部分铁帽子王和当时的皇室宗族成员,例如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人秘密商讨,组建了反对溥仪退位的“宗社党”。

爱新觉罗·溥伟。

在这几位成员中,溥伟就是一位铁帽子王,他是恭亲王奕䜣的孙子。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溥伟和良弼等人坚决反对袁世凯的做大。不过后来随着宗社党良弼死亡,其他宗社党成员并未有所作为,大都为了保命逃离京城,溥伟当时为了保命也逃到了青岛避难。

爱新觉罗善耆。

另外还有爱新觉罗善耆也是一位铁帽子王,他作为肃亲王豪格的子孙,承袭了肃亲王的爵位。善耆当时也是极力反对溥仪退位,在溥仪当时的退位诏书上,善耆也是坚持拒绝签字。

爱新觉罗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世袭醇亲王爵位,妥妥的又一个铁帽子王,同时载沣也是溥仪的生父,溥仪时期清王朝的摄政王。

看看他这些头衔,不用说他肯定也是反对溥仪退位的。不过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大势已去,载沣便闭门不出,也辞去了摄政王的职务,辞职后的第二年载沣被迫同意溥仪退位。

爱新觉罗载振。

爱新觉罗载振,作为庆亲王永璘的子孙,世袭庆亲王爵位,又是一位铁帽子王。不过载振为了避祸,辛亥革命爆发后便辞职前往上海。后来溥仪被赶出宫,载振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又前往天津,干起了经商投资的买卖,后来一生始终远离政治旋涡,最终于1947年在天津去世。

这些宗室成员,大多反对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反对溥仪退位,希望隆裕太后继续实行君主政权。为此,铁帽子王溥伟甚至面见隆裕太后,希望溥仪不要退位。

多数铁帽子王反对溥仪退位的原因:

晚清这些铁帽子王,之所以多数都在反对溥仪退位,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铁帽子王舍不得自己的爵位、地位和荣华富贵。

首先我们来看看铁帽子王的特殊待遇有哪些?

优待一:爵位世袭罔替,后代爵位不会递减。

优待二:俸禄丰厚,一般他们一年有10000两俸银,一万斛粮食。

优待三:皇帝赐予铁帽子王府。

后来袁世凯也是看到了这些宗室成员的顾虑,只要他们不抵抗,同意溥仪退位,袁世凯给这些皇族和宗室很多优待条件,比如允许皇室成员继续保留财产,无需纳税和服兵役,铁帽子王爵位依然可以世袭等。

这些优待条件一出,大多数当初信誓旦旦反对溥仪退位的铁帽子王都松了口,他们中大多数人基本同意溥仪退位这个事实。这从反面也可看出当初这些铁帽子王反对溥仪退位,实际上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总结:

溥仪退位之时,当时的铁帽子王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多数对溥仪退位持反对态度。但之后随着袁世凯优待措施的实行,很多铁帽子王认为自己的利益不会受损,也就同意了溥仪退位的既成事实。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早早就辞官回家,远离当时的官场,保全性命。

标签

最新文章